七律
读当前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记感
文化衍生红绿茶,千锤百炼浪淘沙;
诗经问典何经典,唐宋种瓜谁吃瓜;
自古知音同境界,从来沉淀誉升华;
平凡世道平凡事,长短说辞成大家。
相关链接:
当前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楼主:@黄孝庭 时间:2018-11-05 12:38:52
当前格律诗词创作中的几个问题
黄孝庭
最近,一个偶然的机会,使我有幸目睹现今某一大学教授教人如何写作格律诗词的文章,
文中说学诗应从《声律启蒙》等学起,写诗要积累诗料——词汇,这些观点我都很赞同,
但个别观点或提法,我却发觉明显欠妥,阅后如鲠在喉,不吐不快:
1、关于新词不宜入诗的问题。为什么新词不能入诗?“诗文随世运,无日不趋新”(清-赵翼《论诗》)。
常言道,时代在前进,历史在发展。作为时代和历史反映的诗歌,也要与时俱进,唱响主旋律,
反映新时代,否则就没有什么生命力可言了。
一部诗歌发展的历史,也是不断吸收新词的历史。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新事物层出不穷,新词汇也在跟着不断产生涌现。
诗人或诗歌作者要写出反映这一时代的作品,就要掌握和采纳这些新词汇,
如果继续用那些已经过时了的陈词烂调,那是根本无法做到的。
所以新词不是不宜入诗,而是要不断入诗。
2、关于带一定时代色彩的政治化词汇不宜入诗的问题。
这一问题本包含在新词这一大概念中,为了叙述方便,我把它抽出来了。
什么是带一定时代色彩的政治化词汇?说白了无非就是能够体现时代特色的新的政治用语。
如今天的“改革开放”这一词汇,就是我们这一时代或时期的新的政治用语。
一定时代的政治用语,无不都打上一定时代的烙印。
这些带一定时代色彩的政治化词汇,有些字数较多的要一字不变照搬进篇幅短少的诗里确实有一定难度,但并非不宜入诗;
这里主要看作者有无必要用,如何用;如若需要,聪明的作者总会有办法,如用简称等。
还有大部分字数简洁的政治化词汇,根本不存在不宜入诗的问题。
这正如岭南诗社社长张汉松先生在《关于当前诗歌创作的几点思考》一文中所说:“政治诗比较敏感,相对而言较难写,
作者需要有一定的政治思想水平,但这是写诗者回避不了的问题。文艺为政治服务,诗词也不例外。”
诗词要反映政治,必然会用到政治化的词汇,岂有不宜入诗之理?
3、关于口语不宜入诗的问题。这又是谁家定的的铁律?口语是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在诗歌中的反映。
自古以来,以口语入诗者比比皆是:诗经中的“风”就是民歌,有非常口语化的句子,
如《硕鼠》中的“硕鼠硕鼠,无食我黍”、“相鼠有皮,人而无仪!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唐诗宋词中的不少名家,象李白 、杜甫、白居易、苏轼、辛弃疾、李清照等,都是擅用口语的高手,
为我们留下了多少千秋不朽烩灸人口的名诗名句,
如辛弃疾的“昨夜松边醉倒,问松‘我醉何如?’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详见《西江月 遣兴》一词),
又如李清照的“试灯无意思,踏雪没心情”(详见《临江仙 庭院深深深几许》一词),
等等,等等,这里就不再一一例举;
最典型的要算毛泽东,他把口语运用到出神入化的境界。请看他的《念奴娇 鸟儿问答》:
鲲鹏展翅,九万里,翻动扶摇羊角。 背负青天朝下看,都是人间城郭。
炮火连天,弹痕遍地,吓倒蓬间雀。怎么得了,哎呀我要飞跃。
借问君去何方,雀儿答道:有仙山琼阁。不见前年秋月朗,订了三家条约。
还有吃的,土豆烧熟了,再加牛肉。不须放屁!试看天地翻覆。
可见口语不是不宜入诗,而是自诗歌诞生以来就与诗共存,
它充分体现了诗歌这一文艺形式最贴近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
只有不了解诗歌历史和不熟悉诗歌作品的人,才会说出如此糊涂的话来。
说新词不宜入诗,莫非是要诗人和诗歌不要反映新事物?
说政治化的词汇不宜入诗,莫非是要诗人和诗歌不要反映政治?
说口语不宜入诗,莫非是要诗人和诗歌脱离社会现实和人民群众?
除此之外,诗人和诗歌只能用一些华丽的词藻去吟风弄月、寄情山水和花鸟虫鱼?
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就是诗歌最大的悲哀。诲人子弟而误人子弟,这是万万要不得的!
呜呼哀哉!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19:57
评论
词汇,属于文学艺术中的语言形式。题材,属于文学艺术的思想内容范畴。格律诗,是古典文学中一种髙度熟并相对固化的艺术形式。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21:19
评论
“ 成”熟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31:09
评论
必须在三者的有机统一下,古典诗词才有健康,纯粹的发展。三者因客观显现出的艺术规律所限制而决不可能无条件统一。即语汇,程式,题材三者中任何一个都无法忽视即成完善状态的整体文学形式,而孤立地发生较大变化打破既成文学样式的艺术和谐!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39:54
评论
那么,什么具言何谓“较大变化”?语汇中出现的形成时期较短且不规范用语,复杂音译西语,甚至网洛低俗制造。题材中出现现代科技专业性较强的观点观念或西方复杂政治经济学科内容。。。。三,格律变迁过大。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49:20
评论
相对成熟完善的艺术形式从来对思想内容具有一定的限制作用,所以这种艺术的形式上改革步伐要小,速度宜慢。内容思想方面的是增加选择要谨慎(何况我国在百年内社会历史剧变如此无前,社会人群的社会生活,思想感情发生的改变如此巨大和混乱以致早以使古老完善的古典文学艺术跟进、适应成为望尘莫及的悠叹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50:55
评论
面的增加,选择应谨慎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55:18
评论
否则,则会出现艺术形式改革的贸进,造成对古典诗词艺术的破坏,使之形成艺术实质上的异化。内容上的不顾形式古典而突进现代,使内容与形式之间差异过大则造成改革停滞。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3 23:58:18
评论
总之,古老且成熟的文艺术急变性的改革,无异于自杀,险而又险。对于变,需要谨慎的推进,大量的淘汰和长期的观察。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4 00:01:11
评论
不可动辄夸夸其谈“改革”,只有当“继承”足够充分,深刻时,改革才可能具备条件。
-
藤壶主:
举报
2019-08-04 00:01:35
评论
今天!!远不是时候。